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》的精神,更好地建設清廉學校,桂林市桂林中學依托高中部生物校本課程,以蓮為主題,在校本課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。
本學期,高中部生物組開設了“映日荷花別樣紅”的校本課程。讓學生動手實踐,種植蓮花,感悟蓮花的精神風貌。北宋學者周敦頤有云:“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”。蓮生于污泥,長于污泥,可為什么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呢?生物組王老師給學生們講解了原因。原來,剛鉆出淤泥的幼葉被牙鱗緊緊包裹,接觸不到淤泥。而長大后的蓮又有自潔效應,能夠將葉表面的臟東西黏住、帶走。故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。
教師王海燕在講解蓮的習性
桂林中學黨委副書記、副校長陳現梅指出,幼葉就好比在校的學生,他們的內心都很干凈純潔。淤泥就好比外界社會中的不良風氣。在學校的時候,學校能像牙鱗一樣好好地保護著他們。但到了社會上,就需要學生們自己潔身自好,主動地清掃身上沾染的污穢。就如南宋詩人范成大筆下的荷花那樣:“泥根玉雪元無染,風葉青蔥亦自香”。通過這次課程,陳書記希望能在學生的心湖中播種下廉潔的種子,讓種子在心中發芽。
桂林中學黨委副書記、副校長陳現梅題字
本次活動將校本課程與廉潔校園建設充分融合,進一步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個人品格?;顒右矄l教師,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,要善于發現身邊的德育資源,不斷培養學生的廉潔品格。同時,自身也要以身作則,通過言傳身教,把廉潔的種子植入學生的心田。
“清”風徐來“廉”花開,希望在學校和全體師生的努力下,讓學校里開滿“廉”花。
桂林中學黨委副書記、副校長陳現梅與學生以及學生種的荷花合影
(文/呂飛 圖/趙宏毅 來源:桂林中學中國網小記者基地校)